[核心提示] 百度是基因是大数据,腾讯的基因是社交,而阿里新浪联合的走向是影响力的整合。
最近阿里入股新浪,闹的满城风雨,各种评论横空出世。那么本人基于公司基因的角度和看未来的角度,来解读并畅想各种事情。(文中部分字段是宏观思考而非具体细节,请勿纠结)
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百度
阿西莫夫在他的《基地》科幻小说系列中有一个非常诱人的理论,银河系帝国首相谢顿为了缩短人类文明崩溃后的恢复时间,将数学、统计学和心理学熔于一炉,造就了一整套数学模型,成就了可以预测人类历史未来的“心理史学”,并将其用于人类帝国的重建工作。虽然非常科幻,但和今天的大数据其实有很多相通之处。
谁更加适合做大数据?
众所周知,大数据应当做的就是预测需求,呈现相关性,为需求铺路。阿里浪不出意外也许会做这么一套数学模型,但如果要指望它们真的做好,就不大可能了。他们能做好那不叫科幻应该叫梦幻。
阿里与新浪的创立之初就不具有大数据基因,淘宝的数据魔方在百度看来只是一个小玩具罢了。你既然脱离淘宝做数据,那就势必要做大数据。但如果真要做大数据,事实上应该让有数据基因的公司来做,也就是百度。(很多人可能会有,还有谷歌呢?其实如果从语义语词的识别上来说,百度确实对中国更加了解)
事实上大数据应该分层来看,浅层的大数据是非常好搞定的。如《大数据》中百货公司给未成年少女寄孕妇产品目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浅层案例,根据消费者购买东西的情况推算她可能将要购买什么。这个非常明显,也无可厚非。但是在浅层之前还存在着深层次的数据挖掘,它是非常难以提炼的,“从阿里浪看大数据的层级关系”一文就指出,一个人可能喜欢苹果但是在购物的过程的最后选择了橘子,这样的事情是大数据无能为力的。在该文作者看来解决这一方法的唯一途径是选择一个好的数据矿,(网站开发流程图),而我并不赞同。个人认为应当进行人工智能解析,用人工智能去挖掘,再去影响消费者决策。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淘宝开店卖什么好起步),很多人觉得百度除了赚医疗竞价黑心钱之外就没有向上奋斗过,事实上百度除了在赚黑心钱以外还是奋斗的。百度的奋斗原因更多的不是对用户体验的追求,而是对黑帽SEO 的控制。这就好比杀毒软件必须把最基本的杀毒做好,与病毒斗争一样。这也就逼的百度自身进步,原因很简单,如果百度控制不了黑帽就会破坏用户体验,一旦用户体验下降流量就会大量流失,这是百度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百度和谷歌一样经常大变算法,宁可错杀也不漏杀。Chinaz 这样一个行业老站都曾经被K得只剩1W收录。(被K指网站已经达到正常收录的状态下因为作弊或者其他原因,百度等搜索引擎突然删除了所有网页或只留下首页。)
与其说百度做大数据,倒不如说搜索引擎在为人工智能铺路。谷歌最近不就是想要尝试“复制人类大脑”吗,这种事情如果没有背后强大的数据库,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正因为有了大数据才有了可能。
百度对 SEO黑帽的控制,撇开黑链、刷点击、刷相关、入侵政府网站欺骗蜘蛛、虚拟外链及其黑客的事情之外,百度其实最要管的还是伪原创,所谓伪原创就是对文章进行关键词替换和段落的重新排序,(抖音直播假刷),达到欺骗搜索引擎的目的。这样的文章是搜索引擎最痛恨与头大的,我们现在站在搜索引擎的角度去考虑,百度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要做一个大数据相关性的大连接,比如出现同义词“A”,(产品推广平台),它会和“B”的意思进行相关性混编,探测重复指数。根据相关性的重复叠加度,来提取文章的关键指纹进行相似性判断。一旦超过某个相似性数值就会自然剔除,达到排除伪原创的目的。当然综合来说肯定会考虑站点权重问题,这里撇开不讨论。
百度近日已经开始在搜索页面标注内容原创与否
也就是说百度已经达到了对关键词的相关性大联结,并且能够利用用户新的搜索次数来再造新词,并且和老词进行再联结。百度目前的缺陷就是无法对首次原创文章进行第一名排序,站点权重至上的算法还没有变过,(抖音上热门晚上审核要多久),这点比不了谷歌,也有可能是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太乱使得百度不愿意轻信草根站点,(句容专业网站快速排名),宁可让原文展示在高权重可信站点上。但试想如果让百度脱离站点权重至上的思维,进行原创文章的大关联排序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如果是“百度浪”
如果百度入驻新浪也许可以这么做,将微博发布者的转载信息与原创信息进行精确的历史相关性定位,加入心理学分析,建立某关键词与周围关键词混合后的心理指数的数学模型。再利用人工智能将该指纹与大数据库合并进行语义解析,将所有最相关可能性进行遍历得出此人是否有可以被推荐的需要,再进行影响力营销。
现在再回到之前的场景,现在突然有人发布了一条想要吃梨的微博。被蜘蛛爬到,爬到之后提取出语义,再进行历史微博遍历对比之后:
推测这条信息是否与之前微博有强相关性;
当前心情是否能判断出,如果可以则进行算法运算;
调出此人的一切互联网存在数据,总体性格判断;
决策是否要推荐,如果要推荐就进入大数据进行关键词高相关性挖掘;
推荐结果。
此时的推荐结果不一定是橘子,可能是某个达人是如何做梨子汤(之前微博显示此人爱做饭),可能是某个与梨子相关的恶作剧(判断当前心情不好,并且无购买欲),可能是梨子牌智能电器(综合数据显示此人为电子产品爱好者,而梨子产品尚未被推荐过),也有可能是关于类似止咳方法的信息(此人曾经发过类似身体不舒服的信息,之前没有被推荐是因为没有足够数据,(抖音上热门50元能管多久),当出现梨子后数据就开始猜测各种可能性进行推测)。
这些推荐的大前提是对于在互联网上的你有 70% 的了解之后进行的高精准挖掘,而不是新浪那样暴力的“您的微博中提到XXX,我们为您推荐XXX”,烦得让人都想抄起狼牙棒了。
纯粹的人工智能
这才是真正的大数据,虽然可能有点夸张。哲学家对于人工智能的讨论是,人工智能要想达到完美,通过图灵测试则需要机器存储人类全部的词语,所以永远不可能。基于这样的历史讨论,个人认为这是形而上的伪命题,人类之所以异于机器在于其模糊运算的能力,这是机器完全无法模仿的。但是很多人忽略了,这是一个属于生物科技与物理科技并行的世界,也许有一天可以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造就出纯粹真正的人工智能。
这也是刘慈欣的《诗云》没有预见到的,故事中,高等文明毁灭了两个文明的空间,用这些原子进行了超量子计算机运算,终于在星辰中排列出任何的汉字组合。
另外最后再把开头的故事讲完,《基地》中,拯救人类的方法有二个,一个是基于谢顿计划的数学统计模型的发展建立第一或第二基地,另一个则是由远古机器人建立银河系盖亚。故事的最后,救世主选择了机器人的盖亚。而最后该机器人的大脑与人类的大脑结合,开始进行全银河系的盖亚建设工作。
是的,你没有看错,(百度网站快速排名公司),人工智能胜出。
关系网与腾讯
有人说阿里浪是在对抗腾讯的社交强关系,那么就来分析分析。
腾讯出生的基因来自于社交,而其社交的重点在于强关系的维护。事实上中国的 Facebook 早就出现了,不是什么人人而应该就是 QQ空间,这是国内最最强关系的社交圈。腾讯之所以做不好搜索做不好电商,原因就在于没有这个基因,腾讯是做社交出生的企业。
有很多人指点江山的批评到,腾讯当年如果把拍拍直接和 QQ空间捆绑,那将会是真正爆发无穷的威力,真正进入人找人推荐商品的时代,并且是可以唯一对抗淘宝的机会,可惜腾讯没有这么做,实在可惜。我当时想想,好像此话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最近几天又深入了思考下,腾讯怎么可能这么做?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腾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它也知道自己不善于电商,所以不会轻易把 QQ空间和拍拍进行捆绑,一旦有闪失,那么腾讯将会死的很惨,偷鸡不成蚀把米地把整个 QQ强关系帝国也给毁了。
这其实就是基因的问题,腾讯对付淘宝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个人对腾讯的分析是“强关系,弱影响力,长尾后端”。
你的一个好朋友买了一双鞋,你看到了觉得好看你也会买一双。但如果你朋友买了件 T恤,(拼多多开店怎么抓取1688的商品上架到拼多多?),你觉得不喜欢,你也就不会买。这么个列子说明:“这是长尾的生意,你买或不买更多的在于你的喜好。而你的朋友买东西是随机的,你的选择也是随机的,更多的是一种长尾自然口碑营销,覆盖面广而不精。因为无商家介入营销,不大可能出现带动一整个地区的人大规模疯抢的情况。”
如果腾讯要对抗阿里浪,那么腾讯必须下功夫在长尾后端。而想进入长尾前端,这是非常难的,腾讯没有长尾前端基因,看看腾讯微博之死就知道了。
所以说阿里新浪是在对抗腾讯的社交强关系,这是个伪命题。腾讯没有往长尾前端走的基因,新浪也没有向长尾后端走的基因。而这两者的中间地带一直都是你来我往罢了。
影响力:阿里浪的联手
我对新浪的分析是“弱关系,强影响力,长尾前端”。
Facebook 研究报告:弱关系好友作用更大
新浪是新闻媒体出生的基因,早在新浪微博诞生以前就已经请到了各种有影响力的名人开通新浪博客写作,赚取了无数流量。新浪做的从来都是影响力的生意,这个基因比 Twitter 好,Twitter 直到现在才想进入新闻业,而新浪微博早就已经是新闻业了。新浪微博的成功在于影响力,但是新浪的产品也一向糟糕,看看微博官方 App 再看看曾经的新浪UC 就知道了。
而阿里的基因在于做生意,阿里做的 SNS 产品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它的 IM 工具阿里旺旺的成功不过是一个做生意的工具而已,无论做的再差再烂都会有一大堆人用。支付宝用户体验再差,只要满足安全一点还是会有一大堆人用。它的成功点在于商业模式,与产品本身无关。对比淘宝UCD 和腾讯CDC 博客文章的更新频率就知道了。反向得出阿里对于产品的重视有多糟糕。
另外,阿里的 SEO 做的也不怎么样,曾经流行淘宝店铺作弊的手法,将热门产品全部采集之后再放上去赚取佣金,有的居然排在了原本宝贝之前。淘宝为此调整了好多次,到至今还有残存。马云也曾经为淘宝直通车事件公开道歉。
阿里浪会变成什么样?
好,那么结合开始了。两家做大数据难,两家做 SNS 难,两家做产品难。于是得出结论,这更本质上来说是影响力的生意。而这种影响力要怎么玩?如何将淘宝嵌入到微博的影响力中,隐藏于无形?既能保护用户体验不受损,又能让微博阿里实现双赢?步子如何刚刚好不扯到蛋?可能我想象力也不够,我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玩。那么我推测可能会出现以下的某些情况,
打通商家淘宝认证,将商家信誉信息搬到微博上。既然淘宝开始收费,那么新浪也可以每个月收取认证租金。
本地商家认证,这应当是淘宝 O2O 布局中凶猛的一环,直接锁喉大众点评。
买家身份的微博化
在所罗门《消费者行为学》一书中,日本调研公司对消费者有了新的调研提议:“从购买者转变为消费者再转变到生活者”的提议,将消费者当人看,而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这一身份”。也就是说,将消费者回归到人的视角去看问题,而不再仅仅是消费者这一身份。
我赞这样先进的观点,也只有将消费者当成生活中的人,商业才有可能跳脱其注定的诅咒,从掠夺式销售转变为对人幸福最大化的再建立。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更显得短视,而投之于生活者的角度来看,更长远,时间更持久。
试想一下,当你看到某个店铺的差评后,你顺着此人的链接查看到其微博,从微薄判断一个人,也就能大概推测出这条差评的靠谱性。那么同样,公司也看到了此人的微博后进行就可以进行更好的公关处理,以人对人的方式进行。此时我还想到了海底捞的情怀,(顾客点海底捞的送货上门,(淘宝运营可以自学吗),因为顾客点的菜没有了,于是服务员跑到附近超市买菜,然后洗菜切菜,帮顾客全部做好。顾客吃完后,帮顾客家收拾的干干净净,顺便把不是他要做的事情也一起做了,这到底是一个有什么样的情怀!只有真正把顾客当一个活生生的人才能做出这种事啊!)这是每一个企业应该学的,做一个价值创造者而不是价值掠夺者。在性价比这张牌用完之后,中国也将迎来对质对用户体验的高追求,这也是每个企业应该静下心来学习的。
4. 支付捆绑
5. 其他
总结
本文从最近沸沸扬扬的阿里浪事件开始,推测了人工智能的近未来,各个互联网公司的基因,百度是大数据,腾讯是社交,以及阿里新浪的走向是影响力整合。欢迎留言更多交流。
#专栏作家#
承哲,微信公众号:shouxifayanzh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工具产品和人工智能领域,擅长AXURE,兴趣爱好看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