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以明显感觉到,跑去B站做视频的人变多了。
我有个同事,也跟风试了一下,他把自己公众号发过的文章简单加工了一下,做成视频发在了B站,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以前就算自己把公众号文章转发到朋友圈,撑死不过就是五六十个阅读,好朋友在留言里支持一下,但大多与文章内容无关。
而发到B站的第一期视频就有5000多播放量,15条弹幕,27条评论。
更让他欣喜的是,评论区很多人都在针对视频内容发表观点,不少人表达了对他的支持,淘宝补单平台,虽然也有批评的声音,但总比没有声音强。
得益于算法推荐,第三期视频播放量7万多,涨了四百多个粉丝,他整个人都来劲了,决定把重心放在B站,公众号直接放弃了。
我发现,不管是冷启动选择B站,还是自媒体大号纷纷扎堆去B站开疆拓土,越来越多开始认真对待B站,把它当成内容创作平台,抖音开购物车网站,而不是内容分发平台。
一边是公众号行业整体打开率刚超过1%,一场疫情让无数公众号选择弃号保身;一边是自媒体纷纷入驻B站,屡屡传来增长好消息,难道B站真的是下一个内容必争之地吗?
(我事先声明下,这篇不是恰饭。我夸任何平台,柳州直通车推广,都有人质疑恰饭,我不能有点真情实感嘛,我的玻璃心哟!)
1
自媒体大号纷纷入驻B站
最近这段时间,我刷B站经常能刷到“老熟人”,从早已雄霸一方的半佛仙人,到尚在摸索的小声比比,很多自媒体人都在B站有号。
(1)文字内容转视频
半佛仙人用一年解锁了60万粉丝成就,到B站仅4个月就撬动了200万粉丝,这当然得益于算法以及内容符合B站用户需求。
如果你同时关注了他的公众号和B站账号,会发现半佛仙人的公众号的文案,不久之后就会出现在B站,大部分改成了视频,小部分直接同步到了文字专栏。
B站的用户跟公众号用户很多并不重合,这样一来,既减少了内容创作量,又能使单篇作品价值最大化,一点不浪费。
跟半佛一样文字转视频的还有一本黑、雷斯林等人,他们都是通过保留公众号文章主体内容,加入个人特色slogan,声音出镜配素材的方式跨界做B站,并且小有成效。
优质的内容,不挑平台,这句话绝不是悖论。做视频的话,一怕制作难度大,二怕更新频率低。
不过B站是视频+专栏的方式,up主投稿的文章和视频,在用户的动态里享有同等显示位置,视频做到日更难,再加上专栏文章,压力就小很多了。
(2)减少公众号精力投入,重心放在视频上
打开IC实验室最近的推文,一连好几篇都是B站视频放在开头,后面是视频文案。
据燃财经的报道,IC实验室决定转战视频的原因是公众号做起来太吃力了,涨粉太难了,尤其是对于干货科普类视频来说,用户阅读+收藏的动作,要远远大于阅读+分享,涨粉的难度指数堪称地狱级别,做好内容的同时,还需要兼顾涨粉套路。
公众号深耕内容大半年,做到了一万阅读,在B站试水发布了《李佳琦薇娅的PK背后,淘宝直播正在干掉大数据杀熟》,在几乎零粉丝的基础上,北海直通车推广,低价货源社区,获得了60万播放量。
仅仅是换了个媒介,半年就涨到了78万粉丝,超过百万播放量的爆款视频有6期,IC实验室在B站找到了涨粉密码。
(www.ffe7.cn)
前段时间,网易旗下公众号也做出了进军B站的动作,淘宝补流量平台,前身“网易H5”,后来改名“硬核看板”,率先发布了第一期视频《三万亿美元灰飞烟灭全过程,我来告诉你什么叫见证历史!》,取得了36万播放量,至今都是该账号播放量最高的视频。
出手即爆款,开了个好头之后,广西淘宝推广,硬核看板仍在探索,它看中了B站是未来。
2
为什么大家都愿意跑去B站
很多自媒体人跑去B站做视频,主要是馋B站的算法跟社区氛围。
(1)算法帮up主找到用户
对于知识科普类文章来说,创作本就艰难,查大量资料才能出一篇文案,发在公众号上的话,桂林电商培训,大概率只有粉丝看得到,靠内容出圈很难。
还有,公众号生态太封闭了,创作者再优秀,它跟目标用户中间始终隔着一堵墙,而且靠“发现公众号”跟“相关文章推荐”只是隔靴搔痒,作用有限。
所以,很多创作者喜欢有算法的平台。今日头条系算法很强,可惜用户不匹配。盘算来盘算去,最后只剩下了B站跟知乎。
知乎视频目前不很行,又赚不到钱,用户人均985,让人望而却步,这么一看,只有B站了。
B站的留存率高,跟算法有很大关系。我经常有这种体验,看完一个喜欢的视频之后,相关推荐也会看一看,有时候这个链路能持续七八层…
(2)B站社区氛围有激励作用
B站CEO陈睿曾经说过:“我们做的不是好的内容,而是一个产生好内容的机制,土壤好了,上面可以开出各种各样的花来。一年有超过 100 万的 up 主在 B 站创作,真正出名的还不到十万人,但为什么大家愿意来我们这创作?这就是模式的力量。我们不能决定一个作品的好坏,而是让那么多的用户去检验,桂林直通车推广,很多时候专家的审美都是滞后的,用户的审美才是真正超前的。”
不得不感慨,B站有那么多up主愿意“为爱发电”,跟社区氛围关系很大。说白了就是,在B站有对于内容的反馈。
我觉得创作者最难受不是看见批评,而是看不到评价。批评能使人进步,能看到坚持下去的必要,而什么反馈都没有,最是扎心。
B站的弹幕跟评论区已经是社区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的视频播放量不高,但是弹幕跟评论区会有反馈,比其他平台的冷清稍好一些。
新媒体课堂在B站发视频,有一期播放量才三千出头,却有192个人点了赞,这个对我们鼓励很大。
目前来看,我对于在B站发视频还处于看好状态,因为还没到洗牌的时间,等入局的up主多了,这个赛道的优劣就会区分得越来越明显,一定会有大批up主掉队,这是内容平台发展的必然趋势。
优胜劣汰没什么好说的,另外,我其实比较担心素材的版权问题,很多up主都是在视频末尾加入素材来源,严格来说并不能完全规避侵权风险,万一被捶上门也是尴尬。
B站的商业化进程推进这么快,眼下可能变现不明晰,但未来必然不会。
B站不会永远为爱发电,其实B站挺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