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是知乎改变了中文互联网的内容质量?

最近两年,知识付费市场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风口,与知识分享与变现相关的内容平台纷纷涌现,优质内容与知识的价值开始被认可,人们愿意为优质的知识与内容付费。而作为国内知识分享社区的代表,知乎是如何看待知识的?

不久前,在「 2018 知乎校招空中宣讲会」,知乎CEO周源谈到了一个的观点: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可以分享给别人。知乎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是我们推动并见证知识被重新定义的过程。知识不应该是小众的,知识不是枯燥艰涩的,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为何是知乎成为了高质量内容社区领域的一面旗帜?

但事实上,在过去的互联网发展史上,知识尤其是高质量的知识是小众的,求知欲人人皆有,但在过去互联网发展一段很长的历史上,互联网上的许多内容与浅薄低俗的标题党划上等号,它缺乏思考与理论上的深度与厚度,被认为是文化的沙漠。

互联网知识分享发展的雏形阶段,是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引擎崛起之后,百度知道、Yahoo问答开始对知识分享市场进行了首轮的用户市场培育,而许多依附于巨头之下的问答社区与垂直问答网站,(抖音教程视频教程),欠缺问答交互的支持与优质内容的检索能力与激励机制,向高质量内容社区突变的能力受阻。

彼时在国外,问答社区Quora和LinkedIn有了成熟的可验证的商业模式。毕竟,当用户遇到搜索引擎也解决不了的知识盲区之后,必然需要通过基于专业的内容社区提出疑问获取回答。知识分享的需求已经萌芽。

知乎于2010年12月19日上线,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自然是如何凸显差异化,并打造知识分享社区的品牌,而在内测的40多天里,周源邀请了圈子里许多大V与名人注册,在首批200名用户中,包括了李开复、王兴、王小川、徐小平和马化腾等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

可以说,第一批种子用户对于知乎的气质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种子用户本身在互联网领域已颇具知名度,对问题的回复则讲究方法论与逻辑以及专业视角,它带来了不同于百度知道、搜搜问问等传统问答社区的气质。

周源自己总结说,正是首批用户奠定了知乎的发展基调。而知乎后来所形成的高质量内容分享的问答社区的氛围与基调,这批开拓者功不可没。

而在彼时,互联网追求的是流量为王,但知乎当时却在做两件事,一是建立以用户与用户之间明确的知识分享为目的建立的弱关系链内容社区,不断邀请各个领域的大V入驻。

二是设置严格的社区互动规范及从社区规范、算法识别和产品机制构建防“内容水化”系统,淘汰垃圾内容,对于路过帖、沙发帖、“mark 帖”进行算法识别屏蔽。

据悉,今年1月,知乎上线了一款名为“瓦力”的算法机器人,对辱骂文字及无营养的评论进行自动识别和即时折叠,保持优质话题的沉淀和友善的讨论氛围。在过去,业内曾流传着互联网鄙视链一说,在BBS领域,鄙视链大致的站位是:知乎、豆瓣>天涯>猫扑>贴吧>门户类论坛。知乎则无可争议的站在了互联网鄙视链的上游。

鄙视链形成背后,源于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诸多社区平台为追求流量而不断拉低内容的成本与门槛,低俗信息开始泛滥,而对于内容的接收与甄选上,(做淘宝运营需要具备什么),对优质内容有更多追求的用户与普罗大众由于在年龄、阅历、视野、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差异化,这种差异构成的信息鸿沟推动了人们针对各个社区进行站队,继而为自己的品位发声。

知乎由此带动了大批大V的入驻,连接了各路精英,而各路精英的涌入自然会吸引更多高质量的用户进入,通过问题的抛出和讨论,形成用户黏性,并推高内容的品质与深度。知识内容网络建构越来越深入,用户之间彼此互动的意愿和倾向越强烈,而知乎社区的专业、详细、深度和高质量口碑逐渐打开。

某种程度上,知乎的出现,改变了过去人们对中文互联网内容质量浅薄的论调,(最新抖音教程),并完成中文互联网的知识的网络化过程。

在周源看来,这是把城市最底层的基础设施做好。因为基础设施搭建好之后,才能确保知识网络化过程能具备较强的抗灾能力(预防内容水化),对知识的甄选能够去粗取精。

而经过6年的发展,知乎体量不断扩大,从早期以创业者、工程师和互联网从业者为主要用户发展到如今涵盖内容领域的方方面面,内容既包含电影、生活、职场等大众类话题,又容纳宇宙学、流体力学、量化交易等多元化内容。如今知乎已经从一个“封闭而小众的知识平台”发展成用户量过亿、涵盖从25 万个话题,4000多家机构号的大型开放知识平台。

而近两年来,知乎动作不断。从去年知乎快速推出值乎、知乎Live,到今年围绕知识分享不断拓宽边界:推出“知识市场”与“想法”,两季“大·人物”,并开放机构号注册。知乎已经从一个问答社区发展到拥有问答、专栏、文章、想法、圆桌、知乎 Live 、知乎书店等产品的多元平台。

周源日前在宣讲会也提及了知乎的诸多转变,比如此前的开放机构号注册,也透露正在推进Live改进和首页信息流分发改进等,还谈及了对大V扶持的看法。表示一切为了优质内容服务,但不会忘记激励大V的内容热情。

从信息流到机构号,知乎对内容分发机制的转变让高质量内容的价值被放大

而随着知乎从小变大,从社区变成平台,多样化的内容产出与形成机制需要一套拓展知识分享的产业链,需要有新的机制来跟进自身与更多用户需求的变化,也需要有一套开放的机制来推动流量分配以及帮助大V等参与者产生收益。

知乎大V是一批独特而又稀缺的存在,也是推动知乎内容生态繁荣的一股重要力量。早前有业内人士认为,知乎精准且大量地圈出了中国互联网里年轻、高学历、相对高收入的“知识型准中产”。

知乎高质量用户大批量的存在,为优质用户提供了优秀的社区氛围之余,也让大V用户有精神、物质上获得更多收益的可能,包括李松蔚、张佳玮、河森堡、朱炫、葛巾等大V均在知乎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而随着当前知乎的平台化进程加速,知乎对大V这批火种的保留策略以及对更多大V的引入策略有了转变。

而这种转变体现在产品的几个动作,第一个转变是feed流的引入。周源在宣讲会上透露了知乎首页feed流的战略目的:”知乎的首页是基于每个人的关注、对话题的兴趣,以及他在首页进行的各种交互,通过算法的方式来进行内容分发的。目标就是能够让信息更美的流动,能够让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得更远。”

信息流算法机制在个性化资讯平台被认为是通过低俗内容所构建的“取悦”用户的信息茧房。知乎的切入有希望解决其原罪问题。当平台本身的内容具备一定的品质高度的时候,算法则为大V的好内容触达更多维度的用户需求建立了新的通道,用户都能通过信息流看到符合自身个性化兴趣且有深度价值的内容。

第二个转变是知乎开放机构号注册。这背后显然也是对高质量知识价值与知识结构的一种重塑与梳理。一方面,知乎当前机构号数量已经达到4000+,覆盖互联网、科技、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上百个行业,从企业、媒体、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到NGO 等有不同领域的机构入驻。

机构号对应产出的是专业的独家内容与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内容价值的沉淀与实际问题的解决上有独到的优势,可以产生有门槛的专业内容。其次,机构号在用户交互与碰撞中,产生一个个中心化的节点,构建某一领域的优质内容生态,能产生更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而机构号开放注册,可以更好的挖掘垂直专业领域的内容以及匹配到更多有更多差异化需求的群体。也正如知乎CEO周源所透露算法机制的初衷,算法为了建立起更利于“知识”和“求知”之间连接和匹配。不同用户也有着不同的“需求点”,而不同的“需求”又会形成不同的交互动作和关注方向。

其三是通过产品机制的改进对大V进行流量与粉丝扶持并与变现机制关联起来。去年以来,知乎尝试了用Live和电子书等方式帮助平台上的用户体面变现。但这并不够。

据知乎CEO周源透露,知乎一直在改进产品,比如每日新知会通过音频的方式进行传播回答。并且在产品层面会把优秀回答者的标识与知乎live的主讲信息同步。而包括知乎最近新推出的每日新知、知乎 Live 的改进、知乎书店,还有私家课等,均是知乎通过构建更丰富的场景来帮助用户获得更多收益。

笔者看来,知乎的转变,本质是让大V既赚钱也赚声望,强化其对于平台生态的依赖,而更好的内容分发可以同时激励大众用户和分享者,继而帮助大 V 与粉丝达成更好连接。分享者的知识可以传播,大众用户可以不断找到、发现自己感兴趣、原本不知道的知识,让高质量内容的价值被放大。

知识分享领域烽烟四起,为何是知乎改变了中文互联网内容质量?

知乎一直被业内称之为小清新的产品。但从它的发展轨迹以及知乎的6年的变与不变来看,它对中文互联网内容质量作出了标杆性的范例。

尽管近几年知识分享领域烽烟四起,各大平台都在探索如果让知识分享和社交更加丰富多元与高品质,我们看到,在知乎之外,(抖音爆粉神器有用吗),问答类产品还有分答、微博问答、悟空问答、企鹅问答等,均在发力生产社会化的问答类轻知识。

但这些平台的问答产品,最终还是整合在各自的社交媒体当中,(抖音技术架构解析),不过内容层面定位倾向于娱乐化,大众化,生活化,诸如“你见过最美的女人的背影是怎么样的”以及“内蒙古的羊肉真的美味吗”、“你所遇到最搞笑的台词是什么?”等类似的问题,目的在于弥补社交互动场景与UGC层面的内容,但缺乏深度基因,本质还是流量逻辑。

而知乎的基因则决定了它更强调聚焦某个议题,让高质量用户平等参与与深度沟通探讨。

在魏则西事件、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等争议性话题中,知乎上严密逻辑分析与深入的有说服力的有干货观点,都使其成为舆论发酵地,或是观点二次传播的重要节点。从美联航拖拽华裔乘客、到iPhoneX Face ID的价值等热门话题,都会有知乎在推动事件或者干货观点向深入化探讨方向发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果壳2015年推出知识付费产品分答。知乎推出值乎,知乎Live。“知识变现”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知乎Live、得到、喜马拉雅FM站在第一梯队。无论是得到与分答都志在圈住有影响力的大V,打造知识性网红平台。

但后来,我们发现,KOL代表papi酱宣布停更分答,罗永浩停更得到。理由却大同小异——优质内容的创造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以及专业能力。

事实上,对于分答或者得到来说,缺的是像知乎一样通过时间沉淀出来的专业的社区良性互动与内容较真的氛围,这很难让新的知识网红在原有KOL影响力的覆盖下一夜爆红,而明星与KOL也难以长期驻留平台,出走也在情理之中。

而与之相反,深耕某一垂直领域的专家往往会在知乎脱颖而出名利双收。比如说,国家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因在知乎分享历史知识而走红,并接到很多节目的合作邀约,不久前他受邀与“局座”张召忠一起担任浙江卫视《中华好故事》节目嘉宾。

而毕业于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的翁昕,在知乎上开了 26 场 Live,最近则获得了“私家课”的推荐,出售艺术欣赏课。说到底,知乎的逻辑始终还是围绕知识展开,在这样一种基因调性中,拥有知识的人在这种平台机制中往往会脱颖而出。

因此,尽管许多平台看到了深度知识与内容质量的重要性,但苦于平台基因与流量KPI所限,(闲鱼流量手机有用吗),在产品标签层面,依然难以与高质量内容社区沾边,因为它很难沉淀高质量的内容供用户长期检索所用。正如某业内人士指出,分答、在行、微博问答等,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其聚集的KOL更多是把这里当做一个兼职阵地。

事实上,一个成熟的社区需要在关键的时间风口长时间的辛苦经营,才能养成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良性互动,与社区的良性运转与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而这些问题,(抖音爆粉海报),事实上是分答、悟空问答以及微博问答等产品需要解决但又很难解决的。

因此,在今天,问答类、互动类以及音频专栏类各种知识分享平台纷纷出现,但知乎在传统问答领域所建构起来的壁垒,(品牌推广平台),至今很难有撼动者。

知乎的壁垒,其实也源自它的平台规模效应与品牌调性,这里的规模效应不仅仅是用户规模,更是内容规模,高质量用户越多,内容越多元化,继而产生不断提问不断有人回答的正向循环,互动性使得知识碎片不断产生聚合并因此产生滚雪球的效应。

所以,在目前,也仅有知乎被默认为中文互联网高质量内容的规则制定者。因为内容的积累与沉淀、社区高质量内容分享良性氛围的营造本身是最大的门槛。

知乎的6年,是改变中文互联网内容质量的6年,过去的知乎改变了人们接触、看待知识的方式,改变了知识的陈旧形式。如今知乎的平台化规则改变,也是一个知识被重新定义的过程,以及知乎想要让优质知识从小众圈子里走出去,普及更多人。

当前知乎正在小步快跑走入下一阶段,知乎试图要做是通过后台对用户交互和关注方向等信息的采集并通过AI算法后,利用知乎首页构建起更高匹配度的信息流,继而成为多支点驱动的马车。让大众更有效率的获取想要的专业知识,让求知的渴望与诉求能快速满足,让知识分享者收获应有的回报与影响力,(ffe7.cn小程序刷流量),或许是知乎正在探索的通往知识内容质量下一个路口的新路径。

#专栏作家#

王新喜,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闲鱼流量慢慢下降如何解决),互联网从业者,百度百家、艾瑞网专栏作家、虎嗅网、钛媒体认证作者,关注IT热点背后的本质,窥视TMT行业精髓,分享有价值的观点。

单下载文件文章显示网盘30天,自己及时保存! 查看下载常见问题说明? 单下载文件不包含安装或技术指导,下载之前认真看完常见问题说明! 遇到网盘链接失效无法下载,联系站长处理! 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如果无意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